盘龙文化Culture

名人咏盘龙寺

咏盘龙寺盘龙寺藏于“万松织翠无隙”、盘龙卧虎之地,庙宇群体建筑依山势蜿蜒而上,气势峻伟,环境清幽。万松可创建于唐武德年间,距今已一千二百七十年的历史,元至正年..

盘龙寺藏于“万松织翠无隙”、盘龙卧虎之地,庙宇群体建筑依山势蜿蜒而上,气势峻伟,环境清幽。万松可创建于唐武德年间,距今已一千二百七十年的历史,元至正年间建盘龙寺,至今也有六百四十五年的历史,谓盘龙寺为千年古刹,毫不夸张;且寺位于滇中文明古邦晋宁境内,更增其历史文化之光彩。故古往今来,吸引着天下僧俗游客,无数名人雅士、文人骚客,对山、对寺、对人留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笔墨。1981年8月1日,在盘龙寺举办了当代名人、学者、诗人、书、画家咏颂盘龙寺的诗、词、联、字、画展览。
我们在辑录明、清两代名人咏盘龙寺诗、文的同时,也摘录了现代部分名人、学者咏盘龙寺的诗、联,现依时序列登如下:

五  律

万松寺
王宗
万松青一色,寺创万松间。
风静鸟声碎,云深僧意闲。
波涛喧大壑,日夜闭重关。
蜡屐空阶里,徐行印藓斑。

作者王宗,明朝诗人,字守约,云南晋宁人。明英宗正统三年公元1438年举人,入大学,早卒。著有《下庵集》和《草庭吟》。

 


五  律
望月轩

唐琦
郁郁松千树,何年却向东?
翠森禅瓦碧,睛映佛灯红。
泉响蛟龙窟,霜寒鹳鸽宫。
客怀兼酒性,万里正无穹。

作者唐铸,号池南,晋宁人,明嘉靖5年(1 526年)登进士第,任安徽定远县令,为官清廉,有惠政于民,民为铸立生词。后升监察御史,河南按察司佥事。因敢于直言,受权贵嫉恨,愤然官归里,著书自娱。唐与杨慎(字升庵,明代状元)为莫逆之交,他们“或游盘龙,或泛海宝,或系马东园之亭,载觞载咏;或泛舟太湖之涯,且钓且歌,相与十余年”。

《晋宁风土记》中有关描写“盘龙寺”片段
、唐尧官

“盘龙寺故有梵刹,乃元僧崇照至正时所创建者。草树葱倩,泉谷宫遂,蔚然祇林之一胜也。僧持戒苦行规,成妙觉,今遗躯跌坐塔中,俨乎若生,缁流称之为莲峰禅师云。并盘龙而寺者,若万松,若罗汉,瞰滇池而寺者,若海宝,若金沙,或以窄峙取胜,或以溟渤壮观。而海溪山麓,金精神马蹄迹与异人牧牛滇池,牛饮而化为石者又其特异者尔。”

 


五    律

盘龙寺
唐尧官

(一)野寺盘龙古,登临二月天。
山门遥对海,石壁澹生烟。
净域三乘近,梨花一径偏。
何当射尘鞅,于此奉金仙。

(二)
画阁中天起,崎岖石磴重。
客游春载酒,僧饭午鸣钟;
树老栖双鹄,泉幽泻五龙。
心间无一事,挥尘自从容。

(三)
古木画阴阴,亭高翠欲沉。
酒杯疏世事,水石见禅心。
竹榻闲堪卧,莲峰幻可寻。
寒林风乍起,疑是海潮音。

作者唐尧官,字廷俊,号少屿,晋宁人。唐铸之侄。明嘉靖辛酉(公元1561年)解元,精通诗文,善书画。后绝意仕进,以著作自逸,著有《五龙山人集》。  曾于万历二十七年(公元1599年)主讲梅谷书院,乐育人才,成就甚众,是明末清初著名学者担当和尚的祖父,对担当和尚的成长产生过较大的影响。


《盘龙梵刹》
段承恩
“元至正中郡僧崇照年几而立,弃俗遍游海内名岳及西域诸国,得道归盘龙山。咒龙湫为道场,五龙一夕入盂为潭东岭,又咒活龙一窍于山腰,以济寺用。两事皆异,遂增修三山刹宇,并建塔殿后。示寂留偈云:“三界与三途,何佛祖不游,不破则则便有,能破则便无,老僧且吞吐不下,门人不肯用心修”。竟坐化其中,有舍利光,因名活佛,远今祝辄验,今昔如一。”
佳境九龙吐水,
良田万顷甘霖。
山隐何年鹫岭,
云深古木森阴。
佛子识破吞吐,
浮生披出沙金。
彼岸灯船不灭,
迷川昙叶长吟。

 

七    绝
盘龙寺
新刹嵯峨对海开,
山茶树树依云栽。
共知此景同天竺,不断游人载酒来。
作者段承思,明嘉靖壬辰(公元1532年)进士,任工部都水主事,擢御史。

 

七    律
过盘龙万松罗汉诸寺即事
龚一鹏
古寺龙盘去复回,
山门遥对海门开。
十千树避秦封徙,
·丈八身腾汉梦来。
晓日珠光凝佛顶,
海溪马迹是龙媒。
逃禅欲起莲峰问,
幻影空堂几劫灰。

注:此七言诗原刻于一石碑上,碑高约135厘米,宽约50厘米,碑座高约25厘米,碑质为黑石料,“碑面平滑光亮,可照人影”。碑文草书阴刻,书法流畅秀逸,苍劲有力,刻工精细,刀随笔势,笔锋刀锋融为一体,一气呵成。碑刻“历时四百余年,仍完好如新”,但“文革”动乱期间,此碑不知所终,摘于唐体贤《盘龙寺明代龚一鹏草书诗碑》一文。作者龚一鹏,明嘉靖年间晋宁知州。

 

七    律‘观音寺
—,萧文亮
小桥流水老僧家,时有人来问法华。
曲径疏篁清不俗,闲阶芳草绿无哗。
片云自护降龙钵。八宝谁装驾鹿车。
徐步虚廊看壁画,不知履齿映苔花。
作者萧文亮,晋宁人,明景泰庚午(公元1450年)举人,官训。导。


七    绝    咏药师殿中之山茶花
担当
冷艳争春喜灿然,山茶按谱甲于滇。
树头万朵齐吞火,残雪烧红半个天。


七    律   盘龙寺读莲峰祖师遗偈
担当
盘龙老子骨已枯,人云汝活胡为乎?
三界尚存何佛祖?一言难唤此门徒。
莫管尔时破不破,直到如今无也无。
所以吐吞未易测,沉潭之下龙可呼。

《自嘲诗》
担当老,担当老,足健而跛,目健而眇。口似钳弓,手如鹰爪。须弥非大,芥子非小,好则也好,了则未了,法席掀翻,禅床推倒。且在粪堆里打眠,漆桶中洗澡。视富贵若避冤仇,见烟霞如获至宝。本来面目,有甚奇巧?莫与人知须悄悄。渴来时;茶一甄,饿来时,饭一饱。不担不得,担之不甚草草,漫言结社参禅,且学敲门贾岛。


楹    联      祖师殿
个中合有人,间往古来今谁破?
何处元无佛,任眉横鼻直俱非。
担当曾为大理感通寺僧厨作一对联(现书挂在昆明市筇竹寺罗汉殿门两侧):  .托钵归来,不为钟鸣鼓响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结斋便去,须知盐尽炭无。

楹    联
谁把藕丝牵大象,我将铁棒打苍蝇。
联中讽刺了封建社会扼杀人才,“藕丝牵大象”喻小材大用;“铁棒打苍蝇”喻大材小用。
近代名士方树梅先生曾于盘龙寺重新书挂此联。


.作者担当(公元1593~1673年),原名唐泰,字大来。号担当,法名通荷。晋宁县上东街人。担当曾祖金,字子南,著有《池屿诗集》,祖父尧官,字廷俊,著有《五龙山人全集》,父懋德,字进修,著有《十渔诗集》,以上三集,担当曾合编成《绍箠堂集》。
担当是云南一位高僧,同时又是著名的诗人、书法家、画家,以“诗、书、画三绝”而享盛誉,至今其名不衰、。在中国艺术发展史上,具有一定的地位和影响。现在国家文物局、北京故宫博物院、云南省博物馆均藏有《担当书画》和他的许多艺术珍品。
担当师承家学,十三岁即补博士弟子员,十四岁就著有《修园集》诗集,以后又有《橛庵草》和《拈花颂百咏》等著作问世,并创作了《江山无尽图》、《千峰寒色》、《一筇万里》等画卷。
担当在艺术上精益求精,在江南曾谒大沁山人李维祯(本宁)和著名书画家董玄宰(其昌),执弟子礼,深得李、董器重.明崇祯十一年(公元1 638年),我国伟大地理学家徐霞客来云南考察时,还专程来晋宁访问大来(担当尚未出家时的名字),两人诗酒唱和,甚为知己。  曾集会于盘龙寺,拈韵吟咏,有“知君足下无知己,除却青山只有吾”句,足见他们之间友谊之深。徐霞客在日记中曾称赞唐大采“诗、书、画俱得董其昌三味。”
,  担当不仅诗画有名,而且为人豪爽,关心社稷与人民,青年时奔走大江南北,意欲纠集有志之士,以恢复明社为己任,“齐驱猛士报明主”,他的好友陈眉公称他为“磊落奇男子”,后见局势混乱,吴三桂引清兵入关,深叹“明祚将亡,慨然欲有所建树而事’与愿违”,遂出家于鸡足山,拜“无住”禅师为师。师父赐其法名“普荷”,自名担当。从此,学习经藏,面壁修行,但心中“复明抗清”的志愿依然炽烈,诗中曾言志:“暂时虽俯首,龌龊岂能之。驹兮驹兮且待时,千里万里未可知。”,
顺治十一年(公元1 655年),大西军李定国拥永历帝入滇,担当画有“太平有象图”,画中长老慈眉皓髯,拱手咪笑,满怀希望,题“永历戊戌年九月,绍初寿图,花甲再新,太平有象”。充分表达了他内心的感情。公元1659年,吴三桂入滇,永历帝被迫走缅,担当即以云游为名,赶到保山、腾,中一带找大西军,因清军追击,道路受阻,未能如愿。公元1 662年,永历帝被缢死于昆明华山西路后,担当十分忧愤,悲叹“去年行脚欲伴君,道上羽檄悉纷纷。今年风鹤仍复尔,凄惨目击非耳闻”。此后,担当闭口不谈国事,但内心忧国忧民之情常在所作诗画中流露,如诗中谈到“烽烟满地空回首,杯酒难胜去国情”;“百年心事几人解,一树梅花知不知?”七十九岁时作了一幅画,画中山峦、树丛倒悬,题云“年近八十翁,老眼犹在纸画中,摸索不知翻正,然今日世界,不曾翻转过来,歇不得手。”
·担当在圆寂前,染微疾卧床十九天,忽然起来,盘膝而坐,写出如下偈语:“天也破,地也破,认作担当便错过,舌头已断谁敢坐j"写完,掷下笔就逝世了,于此可窥见其对明朝的灭亡忧愤之深。
担当是晋宁人,故与盘龙寺结下难解之缘,在盘龙寺内,到处可寻到他的踪迹,天王殿前墙上两边分别嵌有长30厘米,宽82厘米的青石,上面有担当亲笔手刻“千峰寒色”、“趣冷人闲”八字,名画《一筇万里》题字的拓刻高悬于大雄宝殿前庭院西侧厢房之上。紫金殿中存有担当自画像和自嘲诗的石刻。